都市病|每10人有1人患慢性都市病 中醫師拆解4大成因淺談「治未病」

醫健人物

發布時間: 2024/09/23 12:53

最後更新: 2024/09/23 12:53

分享:

分享:

中醫師拆解都市病4大成因,淺談「治未病」。

【中醫/都市病/治未病/婦科病/黃天賜】每十位都市人中便有一人患有不同程度的慢性都市病,且有年輕化的趨勢。這反映出現代醫藥和科學對各種慢性都市病的作用有限,同時也顯示出都市病與生活習慣之間的密切關係,僅依賴科學和醫學無法解決問題。2019年成立非牟利機構「醫道惠民」,針對不同的病位,研發不同的治療手段,例如:

  • 針對「脊椎側彎」的腦病患者,研發「倒掛三維牽引復位法」
  • 針對長期依賴抽筋藥、安眠藥、抗抑鬱藥等的患兒研發「淺層筋膜針法」,從而改善腦病患者的肌筋張力,減少引發的併發症。
  • 針對腦病患兒,研發「醒腦開竅」的頸針。
  • 針對不同的患兒,設計不同的「家居護理健絡操」
  • 針對長期照顧腦病患兒的家長,「乳癖」(乳腺囊腫)和「內分泌失調」的關係。

最新影片:

基於近年來乳癖發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趨勢,年齡也愈來愈年輕化,多見於25至45歲的女性。不少女性抑鬱、焦慮、惱怒時或經期前後感到乳房脹痛,由於不太影響生活,此症狀往往被忽略,然而乳房脹痛,或兼有大小不一的腫塊乃臨床上最常見的乳房疾病,屬中醫「乳癖」範疇。臨床上資料顯示,我們發現在60個案例中,伴隨症狀,最多的是失眠和月事不調的問題。

根據《臨證指南醫案》論述「女科病,多倍於男子,而胎產調經為主要。淋滯瘕泄,奇脈空虛,腰背脊膂,牽掣似墜,而熱氣反升於上。從左而起,女子以肝為先天也」的基礎。探討患者與睡眠、月事、二便、情緒,及肝膽經巡行部位:乳房、甲狀腺、子宮、卵巢等的關係和發病的「過程」,從而給與患者和醫者,可以及早關注乳癖的健康問題,減少發病後相關入侵性手術的創傷。

總結過去五十多年來,探討現今科技發達,世界各大藥廠對藥物的投資,和研發,為何都市流行的常見疾病仍然有年輕化,原因包括如下的因素:

1. 病人對止痛藥的依賴習慣:

有關「疼痛管理藥物」的產業發展頗佳。根據Zion market research 2023年統計報告顯示:全球疼痛管理藥物市場規模約為786.6億美元,預計到2032年將成長至1,169億美元左右,2024年至2032年的複合年增長率(CAGR)約為4.5%。

中醫重視「不通則病」的疼痛阻塞的身體警號,可能會影響各器官組織的功能提早衰退,久而久之增加各種常見都市疾病,和影響各種惡性病變的可能性,具體表現如下:

局部血流阻塞警號症狀功能衰退
疲勞,眼乾氣滯血瘀>疼痛視力衰退
聽覺疲勞耳疾、耳嗚聽覺衰退
鼻黏膜異常鼻敏感、免疫力弱呼吸功能衰退
顳肌嚼肌疲勞神經緊張、偏頭痛三义神經痛
頸部血流阻塞頸項僵硬肌筋緊縮性頭痛腦部血氧不足
腦部慢性缺血頭痛、失眠精神緊張、胃腸病、免疫力低下

髓海不足

影響腦部功能

腦垂體、海馬體內分泌失調月事、體重異常,壓力荷爾蒙紊亂(血壓)醣代謝紊亂(糖尿病)

影響腎上腺、甲狀腺、胸腺乳腺、前列腺

胰腺、肝功能衰退

2. 醫藥資訊過度商業化:

結果論:例如現今流行醫學上,過度依賴醫學報告,當「確診」患者時,或相關疾病的風險評估,達到與藥物的指標相符,才開始治標不治本的「治療」,例如常見的胃腸藥物、抑制胃腸液的正常分泌,可能會因長期使用影響肝臟和胰島素的分泌,增加患者醣代謝功能提早衰退,影響醣尿病的發病率。反而,缺乏推廣人體的肌肉運動,是消粍血醣血脂的重要器官。

3. 忽略自己對健康的認知:

基於人類進化是人類起源於類人猿祖先的漫長變化過程。科學證據表明,雙足行走(用兩條腿行走的能力)是人類最早的特徵之一,它的進化歷史已超過 400 萬年。其他重要的人類特徵,例如龐大而複雜的大腦、製造和使用工具的能力以及語言能力,是最近才發展起來的。許多先進特徵,包括複雜的象徵表達、藝術和複雜的文化多樣性,主要是在過去的十萬年中出現的。

人類腦部的演化緩慢,特別在健康智慧上的認知是需要經驗累積才容易領晤,但對健康而言,健康的經驗累積,付出的代價是健康⋯臨床上常見患者高估自己的健康意識,高估藥物與疾病的關係。小學時學過的健康常識:早睡早起、均衡飲食、多運動、心情開朗等良好生活習慣,其實就是預防都市病的「金科玉律」。

4. 忽略疾病「過程」與治療手段的關係:

宇宙萬物都有其發展的過程,包括所有「疾病」,中醫重視「治病必求治本」,並認為所有疾邪,都是從淺表入侵人體,是透過皮膚、眼、耳、口、鼻、二陰的黏膜。由表症轉裡症,慢慢入侵人體。中醫認為,疾病的最佳治療時機是在「淺表」時期,即在疾病尚未深入臟腑之前。

淺表層面的防治︰

  • 關注表層經絡的疏通,如頸椎、腰椎、關節等表淺部位的疼痛、肌肉僵硬等症狀。
  • 使用推拿、針灸等療法,疏通表層經絡,調理氣血,可預防疾病深入。
  • 這樣可以在疾病初起階段即進行有效干預,避免病情加重。

防病入臟腑︰

  •  如果表層經絡阻滯未得到及時調理,病邪可能會逐步侵入內臟。
  • 一旦疾病深入臟腑,症狀會更加複雜,治療難度也會增加。
  • 因此,中醫強調要防患於未然,及時調理表層經絡,阻止病邪進入臟腑。

標本兼治的原則︰

  • 中醫治療不僅要解決表層症狀,更會涉及心神、脾胃、氣血和肝臟等方面。例如中醫治療失眠的方法包括調整情緒、改善脾胃功能、調理氣血、紓緩肝氣等。然而,具體的治療方案應根據個人的體質和症狀進行個體化的評估和處理。

香港註冊中醫師黃天賜

黃天賜中醫教授

香港城市大學榮譽院士

香港中醫骨傷學會(永遠榮譽會長)

香港註冊中醫師

廣州中醫藥大學教授

文章標題及內容經TOPick編輯修改。

HKET App已全面升級,TOPick為大家推出一系列親子、健康、娛樂、港聞及休閒生活資訊及影片。立即下載︰https://onelink.to/f92q4m

追蹤TOPick WhatsApp頻道睇最新資訊︰http://tinyurl.com/3dtnw8f5

撰文 : 黃天賜 中醫教授